气象探测环境行政许可申请表
申请单位名称 (盖章)
申请人姓名 (签字、手印)
申请人身份证号码
中国气象局 制
项目名称 |
|
||
项目位置 |
|
||
申请行政许可事项 |
|
||
材料真实性承诺 |
签字(手印): 年 月 日 |
||
联系人 |
|
联系电话 |
|
通信地址 |
|
||
邮政编码 |
|
||
电子邮箱 |
|
||
当地气象台站意见 |
经办人: 年 月 日(气象台站公章) |
附表1-1.地面气象站类
气象站基本信息 |
气象站名称 |
|
站类 |
|
经度 |
|
纬度 |
|
|||||||||||
观测场中心大地坐标x(米) |
|
观测场中心大地坐标y(米): |
|
大地坐标系 |
|
观测场拔海高度 |
|
||||||||||||
日出方位角 |
~ 度 |
日落方位角 |
~ 度 |
|
|||||||||||||||
建筑物名称或楼房编号 |
建筑物 大地坐标x: |
建筑物 大地坐标y: |
建筑物地平海拔高度(米) |
建筑物高度(米) |
建筑物层数 |
建筑物高出观测场高度 (米) |
建筑物到观测场边缘水平距离(米) |
距离高度比 |
建筑物所在方位(度) |
遮挡仰角 |
是否在日出日落方向 |
是否符合要求 |
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
干扰源情况说明 |
|
注:上表中行数不够可增加
地面气象站类填表说明 |
一、气象站信息:
1. 气象站名称:如新安,2-20个字
2.站类:分别为一般站、基本站、基准站。
3.经度:前3位为度,后2位为分。
4.纬度:前2位为度,后2位为分。
5.观测场海拔高度:85黄海高程,单位:米,保留1位小数。
6.观测场中心点大地坐标x:单位:米。如果直接测量观测场与建筑物距离,此项可省略不填。
7.观测场中心站大地坐标y:单位:米。如果直接测量观测场与建筑物距离,此项可省略不填。
8.大地坐标:下拉选择,分别为北京54、西安80、CGCS200、地方坐标。要确保本表中大地坐标相一致。
9.日出方位角:正北为0度,正东为90度,正南为180度,正西为270度。
10.日落方位角:同上。
11.气象站信息由当地气象台站提供。
二、建筑物信息:
12.建筑物名称或楼房编号:应与建设项目设计图纸相一致。
13.建筑物地平海拔高度,必填项,单位:米。
14.建筑物高度,必填项,单位:米。
15.建筑物层数,用于后期建设的监督。
16.建筑物高出观测场高度(米),自动计算。当建筑物高度低于观测场时,方位等项可不填。
17.建筑物到观测场边缘水平距离(米):必填项。
18.距离高度比:建筑物到观测场的距离与高度之比,保留2位小数。
19.建筑物所在方位(度):建筑物位于观测场中心的方位,北为0度,东为90度,南为180度,西为270度。
20.遮挡仰角:指建筑物对观测场形成的遮挡仰角(度)。
21.是否在日出日落方向:根据建筑物所在方位与气象站日出日落方位角判定。
22.是否符合探测环境保护要求:根据台站类别、距高比、是否在日出日落方向判定。
23.干扰源情况说明:说明是否存在可能影响观测的热源、电磁干扰、环境污染等。
三、判定依据
24.国家标准《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站》(标准编号:GB 31221-2014)。
25.一般站日出日落方向建筑物距离高度比应大于8.14倍,即7度遮挡角,非日出日落方向距离高度比应大于8倍。
26.基本、基准站日出日落方向建筑物距离高度比应大于11.43倍,即5度遮挡角,非日出日落方向距离高度比应大于10倍。
四、其它说明
27.对于公路、铁路、水体、污染源等只填写到观测场边缘的距离即可,其它项目不填。
28.提交申请许可时填表说明可不打印。
附表1-2.高空气象站类
高空站 基本信息 |
高空气象站名称 |
|
经度 |
|
纬度 |
|
海拔高度(米) |
|
|||||||
雷达天线中心大地坐标x(米) |
|
雷达天线中心大地坐标y(米) |
|
大地坐标系 |
|
||||||||||
雷达架设高度(米) |
|
雷达馈源中心海拔高度(米) |
|
天线类型 |
|
||||||||||
测站盛行风下风方向 |
|
测站盛行风下风方向±60º范围 |
|
~ |
|
||||||||||
一、对雷达天线的遮挡仰角计算 |
|||||||||||||||
建筑物名称或楼房编号 |
建筑物 大地坐标x |
建筑物 大地坐标y |
建筑物地平 海拔高度(米) |
建筑物拟建 高度(米) |
建筑物到雷达天线中心水平距离(米) |
建筑物所在方位(度) |
遮挡仰角 (度) |
是否符合要求 |
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
二、对制氢设备影响计算 |
|||||||||||||||
建筑物与制氢机距离(米) |
|
架空电力线与制氢室距离(米) |
|
注:与本表格配套有EXCEL模板,可通过EXCEL模板填写,自动计算得到结果。
高空气象站类填表说明
一 高空气象站信息:
1. 高空气象站名称:如郑州,2-20个字。
2. 经度:前3位为度,中间2位为分,后两位为秒。
3. 纬度:前2位为度,中间2位为分,后两位为秒。
4. 海拔高度:高空站地面海拔高度,85黄海高程,单位,米。
5. 雷达天线中心点大地坐标x:如果直接测量雷达天线中心与建筑物距离,此项可省略不填。
6. 雷达天线中心站大地坐标y:如果直接测量雷达天线中心与建筑物距离,此项可省略不填。
7. 大地坐标:下拉选择,分别为北京54、西安80、CGCS200、地方坐标。要确保本表中大地坐标相一致。
8. 雷达架设高度(米):单位:米,保留1位小数。
9. 雷达馈源中心海拔高度(米):根据地面高度和架设高度计算。
10. 天线类型:(1)定向天线探测系统(雷达、无线电经纬仪)(2)卫星导航系统
11. 测站盛行风下风方向:单位,度
12. 测站盛行风下风方向±60º范围:单位,度
二 建筑物信息:
13. 建筑物名称或楼房编号:应与建设项目设计图相一致。
14. 建筑物大地坐标x、y:必须与高空气象站大地坐标为同一坐标系。不能提供建筑物大地坐标的可不填。但应直接测量建筑物到雷达天线中心距离。
15. 建筑物地平海拔高度:单位,米
16. 建筑物拟建高度:单位,米
17. 建筑物到雷达天线中心水平距离:米
18. 建筑物所在方位:单位,度
19. 遮挡仰角:单位,度
20. 是否符合要求:根据《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高空气象观测站》(标准编号:GB 31222-2014)进行判断。
附表1-3.天气雷达站类
雷达站 基本信息 |
雷达站名称 |
|
经度 |
|
纬度 |
|
海拔高度(米) |
|
|
|||||||||
雷达站天线中心大地坐标x(米) |
|
|
雷达站天线中心大地坐标y(米) |
|
大地坐标系 |
|
||||||||||||
雷达塔楼高度(米) |
|
雷达天线下沿口到底座高度(米) |
|
雷达天线下沿口海拔高度((米) |
|
|||||||||||||
雷达天线直径(米) |
|
雷达最低工作仰角(度) |
|
仰角容限值 |
|
|
||||||||||||
雷达波束宽度 |
|
雷达波长 |
|
方位角容限值 |
|
|
||||||||||||
保护区等级及距离要求 |
一级保护区范围(米) |
平行波束区 |
距离: |
|
~ |
|
|
|
|
|||||||||
过渡区 |
距离: |
|
~ |
|
|
|
|
|||||||||||
二级保护区范围(米) |
距离: |
|
~ |
|
|
|
|
|||||||||||
建筑物名称或楼房编号 |
建筑物 大地坐标x |
建筑物 大地坐标y |
建筑物地平 海拔高度(米) |
建筑物拟建 高度(米) |
建筑物到雷达天线中心水平距离(米) |
建筑物 所在方位(度) |
建筑物 实际宽度 |
限制高度 (米,含建筑物海拔高度) |
建筑物方位宽度限制(米) |
是否符合探测环境保护要求 |
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||||||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注:与本表格配套有EXCEL模板,请通过EXCEL模板填写。
天气雷达站填表说明
一 雷达站基本信息:
1. 雷达站名称:如郑州,2-20个字。
2. 经度:前3位为度,中间2位为分,后两位为秒。
3. 纬度:前2位为度,中间2位为分,后两位为秒。
4. 海拔高度:雷达站地面海拔高度,85黄海高程,单位:米,保留1位小数。
5. 雷达天线中心点大地坐标x:如果直接测量雷达天线中心与建筑物距离,此项可省略不填。
6. 雷达天线中心站大地坐标y:如果直接测量雷达天线中心与建筑物距离,此项可省略不填。
7. 大地坐标:选填项,分别为北京54、西安80和CGCS200。要确保本表中大地坐标相一致。
8. 雷达站海拔高度:指雷达站地面海拔高度,85黄海高程,单位:米,保留1位小数。
9. 雷达塔楼高度:单位,米。
10. 雷达天线下沿口到底座高度:单位,米。
11. 雷达天线下沿口海拔高度:根据雷达站海拔高度、雷达塔楼高度、雷达天线下沿口到底座高度计算,单位,米。
12. 雷达天线直径:单位,米。
13. 雷达最低工作仰角:单位,度。
14. 仰角容限值:单位,度。
15. 雷达波束宽度:单位,度。
16. 雷达波长:单位,米。
17. 方位角容限值:单位,度。
18. 一级保护区范围、二级保护区范围根据相关公式计算
二 建筑物信息:
19. 建筑物名称或楼房编号:应与建设项目总体设计图相一致。
20. 建筑物大地坐标x、y:必须与雷达站大地坐标为同一坐标系。不能提供建筑物大地坐标的可不填。但应直接测量建筑物到雷达天线中心距离。
21. 建筑物地平海拔高度:单位,米。
22. 建筑物拟建高度:单位,米。
23. 建筑物到雷达天线中心水平距离,根据大地坐标计算或直接测量,单位,米。
24. 建筑物所在方位:单位,度。
25. 建筑物实际宽度,根据坐标计算或直接测量。单位,米。
26. 限制高度,自动计算,含建筑物海拔高度,单位,米。
27. 建筑物方位宽度限制,自动计算,单位,米。
28. 是否符合探测环境保护要求,根据《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 天气雷达站》(标准编号:GB 31223-2014)进行判定。
